聚焦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暨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成果发布会

南京赛题一等奖:折叠街坊

项目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新城中部组团,其中A、B、C分区为二类居住用地,D、E、F、H分区为商业用地,G分区为基层社区中心用地,并且D、E、F、G、H分区内现存有工业遗产建筑。本次用地分A、D两个地块,其中,A地块定位年轻人的社区;D地块保留工业遗址建筑,作为社区商业和配套。


1.png

项目鸟瞰


2.png

项目区位


设计理念


3.png

折叠概念


4.png

空间结构


“折”体现整体规划:顺应城市肌理,营造灵动空间。


“叠”体现单体设计:层叠弹性模块,创造共享家园。


“街坊”表明方案旨在承袭传统文化,构筑城市街坊。


以城市尺度为切入点,着眼于当代居住模式、现状城市风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理性建构面向未来居住需求的住宅社区。


整体构思是想创造一个“折叠街坊”,以设计复合重构居住、社交、城市活动的空间载体,融入街坊的空间,打造功能复合、路径复合、空间复合的开放社区。


设计策


5.png

总平面图


方案立足于区域历史风貌与城市肌理,通过统一的规划手法、理性的建筑语言,营造一个开放共享的5分钟邻里生活圈居住区。


12.png

南侧沿街效果图


设计从南北延伸的城市绿轴出发,串联北侧莲花湖公园与南侧工农河景观带;整合中船绿洲一期地块居住区与历史商业片区,形成以D分区为区域核心的5分钟生活圈。


9.png

东侧沿街效果图


设计融入东侧绿地的T型外“街”将住区划分成3个组团,沿“街”点状布置的公共配套强化了住区的开放性。建筑单体优先考虑居住舒适度,呈正南北向布置,住宅端部及单元连接处折线处理,顺应了城市肌理并围合形成丰富的内“坊”空间。


自由弹性生长的居住组团,融入花园底盘和多维度的公共服务空间,通过建筑形体的转折以及居住模块的叠加、共享平台的连接,最终形成灵活可变的现代街坊。建筑高度呼应周边空间关系,形成有韵律的城市空间。


单体设


折——单体平面顺应道路肌理,与城市空间呼应,以核心筒连接折线消解变异空间,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设置消防电梯及前室,每层贯通,满足消防要求。


连——穿梭电梯与邻里客厅构建共享平台,点亮社交属性,打造青年活力社区、邻里共享社区。单元组团中,通过室外楼梯连接楼上楼下,方便就近到达邻里客厅,层间设置联系电梯,方便就近入户,减小公摊面积,提高得房率。


巷——单体通过北侧外廊连接,入户处形成放大节点,辅以绿化花园,形成街坊里巷,构建绿色健康生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


整体设计风格现代简约,强调体块之间的叠加与错动,形体多变,富有韵律。通过平台连接和底层架空,形成多维度的交流空间和共享花园。


7.png

场地剖面


水平系统:单体设计中,户型自由拼接组合,通过入户层共享平台连接,形成邻里街坊。


垂直系统:单体叠加每4层一组洋房组团,每2层一组复式组团,打造集成住宅。


公共连廊水平串联邻里街坊,将一般生活配套和交往空间融入居住空间,加强单元之间的联系,形成共享开放空间。


8.png

垂直归家


穿梭梯作为竖向交通枢纽,垂直联系各住宅组团,打造功能复合、路径复合、空间复合的开放社区。


“入户门厅”“空中大堂”“邻里客厅”等归家动线上的空间设置为住户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户型设计


方案设计之初,设计团队注重建筑工业化的设计理念,统一户型产品进深,空间弹性可变,最大程度实现户型之间的自由拼接与组合,以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标准,高度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


6.png

单体模块设计


一是从任务书产品需求出发,结合居住设计一般做法(两进深+走廊)以8100毫米进深为基础,生成单元模块;二是单元模块组合自由拼合,形成弹性标准层平面;三是融入多层次入户大堂共享空间,形成单体建筑组团;四是引入“空中洋房”理念,消解高容带来的压迫感,形成2–4层宜人尺度的洋房。


结构形式采用框剪结构,结构墙肢位于主体外侧,结构整体抗侧力构件对齐,能够形成较强抗侧力“榀”的作用,形成围合结构体系。框架体系好似抽屉,户型单元可以自由在框架内进行移动组装。


以基本户型单元75平方米、89平方米、108平方米为模块,进行户型间上下左右自由拼接,组合形成丰富的标准层单元模块。户型内部契合家庭每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实现一宅一生、全生命周期设计。


D分区设计


通过调研及评估,现存厂房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空间高大,结构清晰,保存完整;其外围护墙面及屋顶破损较为严重,亟待改造。


12.png

D分区鸟瞰


“折叠”商业空间——折线形步道串联D地块与周边各功能组团,与城市对话;原厂房空间高大,可实现多层模块叠加,营造更具趣味的商业空间。


以功能需求作为切入点,策划丰富的业态集群,形成5分钟社区活动客厅全天候正循环。


强调连续——采用多层级、多样式的连廊、盒子及步道来联系各地块和功能。


对话历史——新旧共生,保留元素,置入“折叠”商业空间的新理念。


城市化进程从街坊时代的“熟人社会”到高楼时代的“生人社会”,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向往永远掺杂着对过去无限的怀念。折叠街坊,不仅仅是空间的折叠变化,更是传统街坊烟火场景的现代演绎。(南京兴华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主要参加人员:

马强、孔云云、邹丰、刘杉、丁舒、蒙宁宁、黄城晨、朱莉君、姚雨欣、刘君花、姜贝哲、罗菁、王祎、杨爱国、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