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暨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成果发布会

北京赛题一等奖:楼下见

在很长时间的居住区设计中,一直摆脱不了规划指标的种种限制,容积率、得房率一直是地产开发的追求目标,导致的结果就是房子越盖越高,住区密度越来越大。居住区本身与城市之间越来越封闭,但邻里关系却越来越淡薄。一系列矛盾愈演愈烈,却没有时间给设计师思考、探索。此次“好房子”设计大赛给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北京这样一个遍布着高密度住区的城市中,探索居住区规划的本源,如何解决以上矛盾是此次设计的出发点。


1 项目鸟瞰图.jpg

项目鸟瞰图


设计理念:“好房子”是社会和文化在居住中的表现,方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呈现对居住区“内、外”属性的独特探索。


北京胡同是中国传统的城市街巷形态,其独特的空间布局体现了空间的内外关系,从外部空间街道,到内部空间街巷,再进一步到合院。


1 夜景人视.png

夜景人视


对外属性:此次规划汲取以上传统城市形态,将城市道路围合的项目用地,引入街巷将其分割,形成开放的商业组团,进一步引入细胞的形态,将组团划分,形成体验式商业合院和社区共享客厅、共享健身场馆等。不同业态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邻里关系,形成了开放共享的独特社区文化,同时满足完整社区要求。


对内属性:把社区立体化,以架空平台、连接通道为载体,将小区的内向活动放在第二层,将原本分隔的组团重新连在一起,加以景观绿化、慢行步道系统、住宅大堂等,营造小区对内活动空间,满足居住者相对私密的居住需求。


综上所述,规划形成两个层级,地面标高利用开放街区衔接城市,形成城市向住区内部的渗透,二层平台衔接组团及建筑,降低公共环境对居住环境的干扰,提供邻里交流的居住小区私密环境。


1 场地剖面.png

场地剖面


住宅布局:单体布局方向充分利用区位景观优势,与城市景观连接,享受一线水景、公园景观以及南沙河景观。


立体景观:景观设计体现三维立体的“共享社区”理念,突出社区邻里属性,以多样、包容、差异性的特色邻里文化,创建邻里场景,结合多种功能模块满足全生命周期要求,驱动南北景观及动线联动,缝合城市空间,利用多层次中庭共享花园,建立多维度立体绿化社区,创造未来生态健康的都市绿岛。


1 多维景观.png

多维景观


1 景观效果图.jpg

景观效果图


住宅立面:住宅单体依据场地周边独特条件,形成多景观面布局的立面设计导向,最大化拉长景观面长度,并通过错位布置出挑景观平台形成通高空中庭院,引入垂直绿化及屋顶绿化体系,提升住户的居住品质,丰富立面效果,增加建筑辨识度。


宜居户型:除采取全装配结构形式外,局部户内隔墙型需要。


1 标准户型.png

标准户型


1 可变户型.png

可变户型


技术特色:项目可实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结构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楼面体系地上采用叠合楼盖,地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地下室不设缝,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设置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来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采用PKPM SATWE及MIDAS GEN两种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互相分析比较,以确保结构分析的可靠性。


1 装配式结构.png

装配式结构


增压给水系统设置智慧给水泵站,实现实时监控,保证用水卫生安全。饮用水设置直饮水系统,提高用户生活品质。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雨水利用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收集雨水回用于灌溉用水及景观用水。


住宅和公建都采用独立冷热源,住宅采用户式多联机系统+地板辐射供冷供热+热回收新风,公建采用独立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热或散热器+热回收新风机。住宅多联机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专用机位,户内设氟水换热器,水系统接地板辐射供冷供热系统,吊顶内设冷媒风机盘管,负责室内除湿,每个房间地面附近设多个湿度传感器,避免夏季结露。热回收新风负责室内通风换气。公建空气源热泵设置屋面或景观带内,水系统附件安装在室内设备用房,室内设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或散热器,吊顶内设水盘管主要用于供冷,热回收新风负责室内通风换气。


北侧地块设置变电亭3处,南侧地块设置变电亭4处,10千伏开关站一处。每户内照明采用智能灯光系统,控制每户的灯光、窗帘和排风扇,其余网络、监控均采用智能家居。项目建筑外立面设置硅晶光伏幕墙。


1 全屋装配式装修.png

全屋装配式装修


1 智能家居.png

智能家居


室内设计通过快装墙面系统、快装地板系统和集成吊顶等系统实现全屋装配式装修。(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品主要参加人员:

单颖、江素娜、李笑非、刘洋、李洋、姜珉、夏立昕、桑世平、牟达、王雷、熊刚、尤磊、王冰、曲夺魁、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