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暨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成果发布会

北京赛题一等奖:居●有境 境●无界

北京赛题项目用地东侧多为居住用地,南侧、西侧、北侧大多为产业园区及校园,用地周围人群呈年轻化,人口密度较大。根据周边产业结构以及人口结构,考虑到年轻人口密度较大,适当增设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为这片土地注入更多活力。


方案鸟瞰图.png

方案鸟瞰图


场地坐拥得天独厚的日照条件,北侧和东侧更是拥有良好的水体景观,但用地西侧的京张铁路以及东侧的京藏高速会带来一定的噪声干扰。如何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环境,成为了设计的重任。


新的社区模式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呈大型化、封闭化,这种模式也带来了私密性和安全感的提升,让居民感受到归家的温馨与宁静。但是,这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为城市街区的传统烟火气息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得城市街区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给他们的通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它们不仅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布局,还对商业模式和交通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需要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新的居住模式。


项目周边产业分布.png

项目周边产业分布


用地分析图.png

用地分析图


新的社区模式旨在将城市自由街区与居住私属环境相融合,实现二者的和谐共存与相互支撑。在保持城市街区的开放性和活力的同时,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具有归属感的居住环境。


模式示意图.png

模式示意图



“双首层”空间模式


“双首层”空间布局是一种创新的建筑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在为居民提供所需的私密性和安全感的同时,也让他们充分享受城市的便利与活力。


“双首层”架空平台社区模式.png

“双首层”架空平台社区模式


“双首层”架空平台模式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设施安排在架空平台之下,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架空平台与地面层能够有机融合,形成一个连续的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环境。


多元场景营造


邻里交互场景营造是居住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创造各种公共空间和场景,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多元空间结构.png

多元空间结构


多元场景植入.png

多元场景植入


将住宅、商业、配套和休闲空间等立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三维社区空间内植入多元生活场景,打破传统封闭小区的限制,打造了一个开放、流动的街区,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商业服务和社交机会。


运动场景.png

运动场景


亲子场景.png

社交场景


构建未来社区体系


项目以11-19层单元式住宅为主,公寓住宅为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北侧地块设置了公寓和保障型住房,为年轻人群和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住所。南部地块则为品质提升型住房,满足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的居民的需求。


首层分为城市共享服务空间和社区独享生活空间。城市共享服务空间包含了商业、餐饮、休闲、体育等业态,通过非封闭的空间形态,将人流导入场地内部,形成了具有“市井”氛围的特色商业空间。而社区独享生活空间则包含了活动中心、适老、适幼、社区服务等设施,供社区内部人员作为社交、休闲、娱乐等使用。将居住空间位于二层平台之上,业主可由一层提升大堂进入二层,通过步行系统进入各个单元,也可由地下车库直接进入。平台上设有慢跑道、绿化、景观、活动场地等设施,为业主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休闲空间。同时,业主可由二层平台经扶梯进入一层独享生活空间活动,实现了居住、商业、休闲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组合。


立体景观系统.png

立体景观系统


业主私享交通.png

业主私享交通


此外,项目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融合立体景观系统、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理念,确保社区的长期健康发展,打造宜居、和谐的未来社区名片。


全生命周期产品


“好房子”陪伴家庭成长,见证家庭每一次变化,通过空间变化、功能转换,满足家庭进阶需要,从居住的实用性、功能性、舒适性出发,缔造适合一生的全生命周期型住宅。在户型设计上采用了可变式户型,提高了住宅全生命周期内的可变性,呼应了健康舒适、全龄友好、灵活可变的设计原则。


在户型设计时,为了达到“可变”户型的要求,将墙体划分成为可拆改墙体和不可拆改墙体,结合结构布局设置不可拆改的柱;在破坏结构前提下,进行一室、二室、三室、四室的转换,以满足不同家庭结构、不同生活人数的住房需求。


可变式户型.jpg

可变式户型


结 语


“居·有境”强调社区作为人们居住的场所,要为居住者创造一个有特色、独立的和有归属感的居住空间。“境·无界”强调住城融合,打破传统社区的边界,在社区与城市之间能够更便捷的转化。对居住空间保证私密性的前提进行一定突破,与自然环境、城市街区等相互融合,创造出无界的开放感,同时承担一部分城市交通责任。两种概念结合,创建具有归属感和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的未来社区空间,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和空间体验(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作品主要参加人员:

马哲、刘思源、宋达、陈默、赵博文、田毅、胡志伟、韩冰、周传喜、李季嗣、孙福全、王丽娟、谢彬彬、丛培武、巩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