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暨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成果发布会

南京赛题一等奖:适应变化的住宅●促进交往的社区——面向多孩家庭与在宅养老的住区设计

“适·变”方案聚焦当代青年群体面临的多孩家庭与在宅养老的居住需求,在外置交通核和竖向管线空间的板柱建筑体系中,植入产品化的厨卫功能空间和地顶协调的移动隔墙,在适应家庭结构和使用需求变化的同时,创新提出面向空间交付和使用交付两种不同模式的住房产品。方案直面手机APP对生活方式的改变,构建了入户花园–交通连廊–空中花园的住栋1分钟交往圈和基于开放底层和序列连廊的住栋–住区的5分钟生活圈,创建有温度的共情社区。


11.png


住区规划


城区


城区层面,通过退让南部街角,缝合城市绿轴,方案构成了城市绿带–街角广场–社区公园–社区休闲广场–莲花湖公园的连续景观节点。充分利用中船工业遗产,打造板桥中部组团北侧居住片区社区服务与商业配套的核心。


12.png


社区


社区层面,设计保留原始厂房结构,置入装配式模块,提供多元的社区辅助设施,营造“工业+商业+艺术+绿色+年轻人”的活力氛围。厂房南侧与居住区首层共同营造活力商街,在节假日可管控机动车的通行时段。沿街立面设计与厂房相呼应,共同延续记忆,传承文化,打造新遗产。


1 社区广场.png

社区广场


住区


住区层面,利用住栋围合一大两小庭院空间。通过开放底层与序列连廊,使人们可以在晴雨天自由漫步。通过共享经济和APP生态实现设施共享与分时使用,引导积极健康的邻里交往,重燃社区活力:让下沉广场成为青年运动与社交的聚集地;让慢跑道串联起街角广场、公园;以积极的方式梳理静态交通,维持住区内部的安全与私密。


1 下沉庭院共享交往.png

下沉庭院共享交往


1 住区5分钟生活圈.png

住区5分钟生活圈



住宅设计

图片

当前,多孩家庭、在宅养老和居家办公学习成为生活的主要场景;适应家庭人口变化、在宅养老需求和共享经济时代的户型成为设计的初心。


多孩场景


二孩、多孩家庭逐年增多,住宅产品难以为每个孩子提供独立空间,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引起重视。


1 多孩家庭引发的生活方式改变.png

多孩家庭引发的生活方式改变


方案关注户内通用空间(除厨房、卫生间外)的尺度,保证每个户型有划分成三个卧室可能,实现空间可变。对同一面积段住房产品提供纵厅与横厅两种布局,以满足景观朝向、楼栋组合和生活习惯等不同场景与个性化需求。


1 户型可变策略.jpg

户型可变策略


方案对三件套卫生间进行反思:卫生间不是一个房间,而是各类卫生功能空间的统称。将老人夜间如厕、家人餐前洗手、淋浴、日常洗漱等空间适当分置,避免了使用中的互相打扰,保护了隐私。


在宅养老


现如今,在宅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之一,适老化设计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实际使用中,小于12平方米的卧室是无法满足居家养老需求的。因此,建议两室户及以上户型,其中一个卧室面积不应小于12平方米,布局满足轮椅回转的要求,卫生间紧靠老人房,护工可便捷到达老人房。


交往促进


如今,手机APP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人不愿意社交;小户型的生活空间不能满足年轻人多样的兴趣爱好和在宅办公要求。


1 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png

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方案利用入户花园–公共廊道–空中庭院所组成的1分钟楼栋交往圈,构建交往层级,促进邻里交往,激发街区的活力。让入户花园成为“宅前小院”,让疏散走道成为“空中街道”,让空中庭院成为户外活动的“小广场”。


1 楼栋1分钟交往圈.png

楼栋1分钟交往圈


在户内,LDK一体的起居空间成为家庭成员之间可拓展、可交流的共情空间,功能全面、空间可分可合。开敞的起居室结合冬夏可变阳台,让冬季的室内充满阳光,让夏季阴凉而干爽。


面向中小户型住宅与交往型住区的发展建议


适变


面对高层集合住宅公共部分维护成本高、检修不便、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运用SI住宅为主的装配式建造体系更有利于适配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维护与使用逻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住宅户型经历了1950/60年代的以床为单位,到1970年代独立厨卫,1980年代后餐寝分离、居寝分离,再到2000年代大进深大户型,而后2006年“90/70政策”与2016年“房住不炒”政策,户型趋向实用和多元化。运用产品化思维与装配式内装,使室内低成本可变,是维持城市可持续生长与存量发展的重要步骤。


1 适变户型图.png

适变户型图


交往


日本设计师山崎亮在《住区设计》一书中指出:“当建好的景观再无人来访,我们的设计还有何意义?当人与人不再见面和联系,我们的社区还有何活力?”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技术可以赋能建筑,但不能限制生活方式。真正激活社区活力的,是流动的人群与万物的声音,是人与自然的节律互动。营造不同层级的交往空间与共享设施,促进邻里交往、激发街区活力,让年轻人和老年人愿意走出家门,让孩子们在一起欢笑打闹起来,我们生活环境才能真正具有温情。


1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共享共融.png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共享共融


适老


从户型分析中可以看出,小于12平方米的卧室是无法满足居家养老需求的。建议两室户及以上户型,其中一个卧室面积不应小于12平方米,布局满足轮椅回转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空间关系上应考虑老人房与如厕空间,以及护工房之间联系便捷,从而为老年人实现高品质在宅养老提供条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品主要参加人员:

仲继寿、任中、李雯、王嘉婧、马荣森、吴思齐、高雨乾、张睿、张城恺、方菲、刘松、康向东、唐致文、岳红、那可意